死刑犯的最後一夜如何度過?他們把人生最後的秘密都說給了一個人
本文已獲得授權,來自微信公眾號:創意社
微訊號:ichuangyi99
本文素材來源於騰訊視頻《和陌生人說話》節目
版權歸節目所有
死刑犯的最後一夜如何度過?有人整夜唱歌,
有人想吃酸菜魚,
有人吹噓做過的“大事”,
有人說“來生做好人”
......
而他們人生最後的秘密都說給了一個人,
他的名字叫:歡鏡聽。
歡鏡聽,重慶人,1996年31歲的他因侵占公司財物,獲刑兩年。
因為文化素質較高,他在獄中服刑期間被安排了一項特殊的任務——為死刑犯寫遺書。也正是這樣一個特殊的任務,讓他看到了之前完全不能想象到的東西:人性的脆弱、生死的沉重。
歡鏡聽
“他們的背影,尤其他們被五花大綁的那個背影,
定位在我的記憶裡面就是:
其實,人,來到這個世界就兩個字:
——生和死。
提醒你畏懼兩個字,
有些事有些人,是動不得的,
敬而遠之的。”
01
酸菜魚的味道,其實是活著的味道
回憶起第一次給死刑犯寫遺書時的情景。他坦言,當時手都是抖的。那種戰慄,是對死亡的恐懼。
剛剛把寫遺書的稿紙放在鋪蓋上,準備開始記錄死刑犯遺言的歡鏡聽,手不自覺地在發抖。鋼筆一划,紙就戳破了。再換一張,還是戳破......
“大哥,你害怕什麼?明天要死的是我呀,又不是你。”看守所的地板上,戴著腳鐐手銬的小伙子,安慰他道。
聽到死刑犯本人的安慰,他也很坦誠地說“我是真是害怕。”同時也對死刑犯人,有了新的認識。
“因為我是第一次感覺到,
一個生命可以用倒計數的這種方式,
當聽到時鐘在嘀嗒嘀嗒響的時候,
心裡五味雜陳”。
看著面前這個白凈清秀,只有22歲的小伙。歡鏡聽試著平復心情,開始記錄他留給這人間最後的話,一封留給媽媽的溫暖的遺書:
媽媽你很辛苦,最後我以這種方式離開你,讓你在親人和家裡人面前臉上無光,很對不起,如果來世還有機會做你的兒子的話,我將會選擇走另外一條路。
遺言交代完,小伙子提了一個要求——要吃酸菜魚。除了喝酒,死刑犯最後的要求一般都會滿足。
看著眼前這個正在吃酸菜魚的小伙子,難以想象,面前這個清秀的小伙,居然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殺了人。犯罪時他只有19歲,平常老實孝順,五元錢都要跟母親要。(按照歡鏡聽入獄服刑的時間來算,當時應該是1994年左右)
“也就是在吃酸菜魚的時候,這個小伙流淚了。”
歡鏡聽回憶:“他在之前說自己犯罪的時候,沒有(哭)。講到母親的時候,也沒有。而就是在吃這人生最後一餐的時候他流淚了。”從此以後,再也吃不上酸菜魚了。
這味道,是一種活著的味道啊。
“一個21歲的小伙子,在要上刑場的時候,能夠偷偷地流淚,其實他還是想活的,還是想活下去。”
但是法律面前,人人平等。一些決定,做了就要付出代價。
02
她的遺書,就是歌詞
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死刑犯,是一個女犯人。從進來到最後走,她一直在唱歌。
少女的心,秋天的雲,多少個憂愁苦悶的夜晚,多少個歡樂愉快的黎明。
這首女死刑犯在臨行前一直唱的歌曲,是當年流行在重慶雲南知青中的歌曲。
“我給她寫遺書的時候,她就是唱給我聽的,那個眼淚,一滴一滴地,就滴到了遺書上。她的遺書就是歌詞”。
在歡鏡聽看來,她可能是在懷念內心情感中那些最柔軟的東西,“她其實眼光裡面是有光彩的,是有對人間某一份對她來講非常重要的一份感情的懷念”。
天亮了,開始吃早餐了,這個女刑犯要求化妝。“所謂的化妝也就是簡單地描下眉、嘴唇。最後換戒具的時候,她並不害怕,還在輕輕地哼歌,直到上了刑車。”
03
這樣說來,我也算個好人
我給他取名“王一”,一個鄉間小偷,被判死刑是因為搶劫。
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,他顯出一種十分高興的樣子。歡鏡聽回憶道,“我就聽他在死牢裡面,不停地跟其他死刑犯和看護他的人講故事,吹噓他曾經偷過哪些人,偷到最大的錢是多少。”
但有一次偷到一個女大學生的錢包,卻讓他做出了一個讓人意外的決定。
那是一個女大學生的錢包,裡面只有幾塊錢和一封信。他看了信的內容,這應該是一個老農民寫給他正在讀大學的女兒的一封家書:
這個月我還在籌錢,你的生活費我要晚一點才能夠給你寄來,現在我已經不太好意思跟親朋好友借錢了。
面對著這樣一封家書,這個小偷忽然陷入了沉思。“既然這麼窮,乾脆把我偷的錢,給她寄點去吧”。
聽了這個故事,歡鏡聽對王一說“這是你做過的善事”。
“這樣說來,我還算是一個好人?”王一開玩笑地說。
最後的時刻,小偷留下了這句遺言。
假如人有來世的話,我不做小偷。
04
最後一夜
臨行前的死刑犯們千姿百態:有的人通宵不睡,有的人就是話嘮……但天快亮了的時候,他們會望向窗外。
當霧氣散盡,天慢慢亮了的時候,那種絕望的情緒也越來越濃。
等到早上6點半,獄方會給他們吃早飯。一般是兩個饅頭,稀飯,鹹菜。吃完之後就會換戒具。大部分人在此時會恐懼,有癱軟在地上、大小便失禁的,也有那種自己給自己壯膽,不怕死的。
五花大綁之後,交給武警,押上刑車就走了。
歡鏡聽看到的只是一個個背影,從來沒有人回過頭,他們也回不了頭了。
前幾分鐘還在跟你說話,
講故事甚至是唱歌,
在幾分鐘之後,你看著他的背影,
甚至意識到:
這個背影,這個人,這個生命,
馬上就要消失。
那一刻、那一幕、那一瞬間的感覺,
深深地烙印在歡鏡聽心裡,
定型了他今天的為人處事:
——敬畏,
對生命的敬畏。
“現在我從來不闖紅燈,規則就是敬畏。”出獄20年,當年的經歷已經深深地改變了歡鏡聽。
“他們的背影,尤其他們被五花大綁的背影,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里,讓我明白人來到這個世界就兩個字——生和死。提醒你畏懼,有些事、有些人是動不得的,是要敬而遠之的。”
歡鏡聽為130多個死囚寫過遺書,其中預謀殺人經過嚴密策劃的極少。大多是一時衝動,一種連自己都無法想象的失控。臨死之前,許多年輕人都無法釋懷、死不瞑目。
因為,連他們自己也想不通,當時為什麼會這樣做。
“我不怕一次又一次回想起那些陰森恐怖的夜。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貼近生死,與這樣的話題接觸,就是和死亡交談,就是和生命交談,就是和自己交談。”歡鏡聽說。
生命是珍貴的,失去了就再無可尋。所以請敬畏生命——不是敬畏那些已經化成朽骨的死囚,而是敬畏生命。也就是說,活著,讓生命鮮活地存在下來,這是世界上最有尊嚴、最福祉無比的事情。
每個人都會面臨生命的終結,
如果讓你寫遺書,你會寫什麼?
“來世再見。”
歡鏡聽如是說,大概他是相信輪迴的。
如果是你,
你會寫些什麼呢?
戳視頻,聽歡鏡聽還原真實的最後一夜
投稿郵箱: aiwenyi01@126.com
聯繫QQ: 3067402679
投稿須知: 註明為原創或選摘、摘錄等(若不註明責任自負),並註明聯繫方式,本平臺不設稿費,文責自負。
底下有評論,你參與了嗎?
【文藝】雜貨鋪子
三店又開張了
掃以下微信進去逛逛吧
註明“我愛鋪子”
文藝 最新文章
- 2017-08-05 推薦 ▎在熟悉的街頭走一走,你不在,我還在
- 2017-08-05 品讀 ▎簡媜:寧做荒野上饑餓的鷹,也不做肥碩的井蛙
- 2017-08-05 往事 ▎“文學洛神”蕭紅的幾個謎團
- 2017-08-05 不要黎明7個億,甩掉天王嫂的頭銜,37歲樂基兒再嫁愛情
- 2017-08-05 青春 ▎凌玲的前半生:書法篆刻樣樣精通,豐子愷的第三代弟子
- 2017-08-05 大護法“主演”徐錦江,不只是三級片教父
- 2017-08-05 “旗袍夫人”宋美齡的風度人生
- 2017-08-03 往事 ▎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林紓
- 2017-08-03 專輯 ▎史記 吳京傳
- 2017-08-03 楊振寧與愛因斯坦的三次交往